关于本团

Vivamus commodo augue non velit scelerisque malesuada. Proin faucibus tristique ipsum in ultrices. Aenean et mi tortor. In accumsan cursus metus, eu tincidunt felis consectetur at. Nulla ante sapien, tristique ac eleifend nec, sodales eleifend ipsum. Curabitur nec nisi purus, id vestibulum massa.

本团成立历史

新加坡佛教青年弘法团的成立过程及发展

四十年前的常凯长老 - 关心团务的进展 -从“佛教青年弘法团”说起

野花结甘果

远在一九五七年, 适逢释迦牟尼佛示世二千五百周年纪念日,光明山普觉寺万寿塔篱畔, 黄花 - 喇叭花,忽生甘果-红毛丹。由于事出不寻常,别开生面,观者咸称奇迹出现! 因此,普觉寺的香烟, 绕袅成雾, 善男信女成群结队朝山进香, 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平添不少热闹气氛,而普觉寺的声誉,亦不胫而走,一时传为佳话。

《众花之开发,表万行之庄严》。从此,新加坡的人民,没有一个不知道淡申路有一座光明山普觉寺,是佛教的著名胜地!

根据修行本起经的记载:三十二瑞应之吉兆中,野花接甘果,为其第四瑞应,即兆佛门之胜事,亦兆十方之升平! 当时我曾咏了二首绝诗,云:
〖花黄叶绿满篱边, 果结枝头色更鲜; 证得佛门甘果兆, 适逢佛诞月团员!〗

〖野花甘果奈何生, 造化安排事竟成; 佳兆丛林知普觉, 更因普觉兆升平!〗

时光如逝水,转瞬间就是十年, 正是,光明山的律仪学会。。。。。。工作的展开,光明山上的空气也都根着紧张起来了!在这段筹备工作忙碌的日子中,使人感到奇怪的,就是当年野花结甘果的篱畔,有一辆[老卜加]的广告车,经常驶进这塞满车子的广场上停放。大家对这辆广告车,莫不怀疑他的来龙去脉,究竟是何方神圣?众人议论纷纷,莫衷一是。直至有一天,我和邹秉城居士碰面,才知道这辆广告车,原来是佛教青年弘法团的交通工具。车的主人是陈专正- 后来舍俗出家,法名明三,现居泰国。
 

新加坡佛教青年弘法团的缘起及发展过程……

 

(一) 公元一九六四年秋(即农历甲辰年),蒙光明山普觉寺宏船老法师之倡议:组织新加坡佛教青年弘法团,俾从事启发一般青年以学佛为善之机,以建立佛教对福国利生之基业。
(二) 六四年冬,由邹秉城、李广成、王连众、吴庆国、李贵福、王公判、蔡金聪、陈海山、陈专正、曾镇藩、林振河、佘锦言、胡汉松、吕尚德、杨广盛等十五位居士为发起人,於光明山普觉寺,成立“新加坡佛教青年弘法团”筹备委员会,着手进行组团之工作。
(三) 一九六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蒙新加坡社团注册官批准注册。
(四) 一九六六年正月(即农历丙午年)在光明山普觉寺藏经楼,召开第一届全体团员大会,通过章程,即席选举第一届理事委员会各部职员。(团所附设於普觉寺藏经楼)
(五) 六六年五月初,团所由光明山普觉寺藏经楼,一迁而至阿裕尼律一零四号D。
(六) 六六年冬,团所再由阿裕尼一零四号D,二迁至芽笼三十三巷八十七号-福海禅院後座三楼佛厅。
(七) 一九七一年三月(即农历辛亥年)召开第七届团员大会时,通过:成立筹募建团基金委员会,进行自建团所之各项工作。以现任理事会职员,兼任筹募建团基金委员会各职。
(八) 一九七二年六月,以十一万元之时值,购定此座落於:后港四条石半富安律十八号之平屋,面积为一万二千方尺,并即着手进行装修

(九) 一九七二年十月三十日(即农历壬子年九月二十四日)团所由福海禅院後座二楼佛厅,三迁而至此后港富安律十八号,自建之团所。(此时团员已增至五百二十一位)

搬迁过程

成立: 佛教青年弘法团筹备初期,会所附设在光明山的藏经楼上。不过,光明山地处郊区,距离市中心太远,交通不太方便,因此,得到陈专正的热心,不但借出广告车,而且亲自出马,每次驾着车子,从老远的坡底,经大街,通小巷,沿门逐户的接载善友上光明山参加念佛诵经,直至仪式完毕,再接载下山,送回家中,才告功德圆满。这份成就法事的发心,忠于佛教的热诚,真是令人感动!

一迁 : 不久,以光明山地点僻远,交通不便而迁至阿裕尼律。然而,亚裕尼律一零四D号屋宅,房间狭小,只有不过一百馀方公尺的空间,实不适宜作为佛教团体活动场所。

 

二迁 : 陈江慧煌老居士,为人慷慨,古道热肠,仁慈为怀,热心佛教事业。目睹如此情形,便毅然挺身而出,向福海禅院住持弘宗和尚商借该院二楼法堂,作为弘法团集会活动之所。由于陈老居士的热心帮助,终获弘宗和尚答允,同意借出二楼法堂,并立有合约一份,常住如要动用二楼法堂,必须於六个月内交还。

弘法团自一九六七年迁入三十三巷福海禅院后,团务随着展开,由于团友的同心协力,不畏艰难,积极推动弘法利生的工作,团务突飞猛进,一日千里,团友自数十人,递增至八百多人。

由于团友人数越来越多,如果要在人事上处理得好,确实非要有高明的手腕不行,然而,人与人之间,要想不发生意见,也真是不容易的事,而且,当时由于客观环境的一些因素的存在,人事关系是最棘手的问题,由于这一逆缘增上,就产生了一股作为永恒持续的大力量:决定自行筹建团所。首先组织成立筹募建置会所发展基金委员会,协助筹募经费,负责物色地点、房屋与建筑等等事务。

 

三迁 : 如果我的记忆力不错,应该是一九七二年二月间吧,某日下午,邹秉城居士匆匆忙忙的,跑到佛教施诊所来找我, 要我跟他去看一栋房子。 于是,我们随街叫部的士,由丹绒巴葛直指汉律,下了车,甫踏进十八号的大门,讵料突然有人沈声大喝:“不许进!”,闻此突如其来的[怪声],把我们吓了一大跳! 抬头一看, 只见一个年约五十开外,肤色黝黑的娘惹,凶巴巴的在大厅中傲然而立。我们上前,婉转说明来意。她说:“房产业今日飞涨,有一日千里之势,不卖了!”,我说:“那么,可否让我们进去参观一下?”,她蛮横的不许我们进去,并且怒声嘶喊着:“滚!滚!”,这一来,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啦!就在这进出维谷的时候,屏风后突然有人探出头来,是个中年男子。“阿叔”,我说:“我们是来看房子的。”他打量了我们一眼,便开门见山的说:你门要买就快一点,不然,今天卖出了这座,明天就买不进那座了。” 我们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分明是要即刻解决。因此,双方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结果,以十万元另六千元成交。而且,双方也同意在七天内,由律师楼办理手续。

原来,在几个月前,由于【经纪人】的介绍,经过委员会通过,双方经过一番接触后,在原则上已达致协议,只是筹委会对于筹募基金的进行,尚未达到理想,在经济方面,尚无十分的把握,故未敢和业主举行进一步的协商。但是,由于当时的屋业行情,【瞬息千里】,怎么不叫业主着急呢?

我和邹秉城居士告别出来,途中,边走边谈,我向他提出几点建议 -

1. 召开紧急会议,讨论购置会所事宜,以便从速进行。
2. 先向银行或金融贷款,以救燃眉之急。
3. 印发缘册,团友人手一本,积极展开筹募工作。
4. 聘请律师即刻进行办理有关手续。

邹秉城居士依照我的意见,连夜召集紧急会议,经过一番讨论后,正式宣布发动筹募发展基金。消息一经传出,散居各地的团友,都热烈赞成。更不义不容辞,群起响应。同时,获得佛教人士的大力支持,于短期内,发展基金总数便达十万馀元。有关【屋契】过名手续办理清楚后,随即择日兴工,开始建设工程。结果,于一九七二年十一月,举行新团所落成典礼。

至此,佛教青年弘法团发展团务、发扬佛教精神的努力,终于获得了成果。所谓 【众志成城】,【众缘成就】,弘法团自置团所的愿望,也由团友的共同努力,佛教人士的支持而达致完成。

团所落成后,本团就开始推动佛陀慈悲救人度世的大乘佛教的教义,引导青年男女信仰佛法,注重人材的培养,例如举办研讨会、座谈会、专题演讲;从事弘法利生,及作有益身心的活动,激发佛教青年献身社会工作。此外,还促进佛教教育、文化、及赞助佛教福利社会慈善事业等。举凡佛教事业,一向出钱出力,当仁不让。

至于修持学佛的功课,则是每周集会三次 -- 星期二、星期五及星期日, 依照佛教传统的仪规,寺院中朝暮课诵的法则与程序举行,也依照传统的佛学科要的方式安排。团友们必须依照规定的时间报到,依时集众,讲授经典,礼佛诵经,开示法要,直至功课圆满,始行回家。

但不幸的是。。。。。。。。。

后港团所搬迁的原因及兴建新团所的历程 (现任团长林庆南感言) 

由于后港团所属于私人住宅,政府有关部门指示不适于团体活动,理事会决定标购新地点,做为永久团所,在前已故团长邹秉成居士及数位理事的奔波之下,于一九八四年,以八十多万元标下联邦道西的地段;一九八五年,由宏船长老主持动土仪式;一九八六年底开始动工兴建。 

当时下标联邦道西(金文泰)地段,本团只有十多万之存款,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要筹备这笔巨款是多么的艰难!所以只好采用分期付款,并在邹团长和各理事、建筑委员会、团员及社会人士热心支持下以最快几个月时间,边筹边付,将近一百万元的地皮费用(包括利息、手续费)付清。再继续筹募建筑基金(约一百五十万元、装饰与设备约四十万元),于是在筹建委员会及理事会的议决下,决定在中元节期间,向中元会募捐,并蒙各佛教团体、神庙、广大善男信女的支持下,工程于一九八六年底开始进行。 

然则,邹团长却在工程开始进行中逝世,他的壮志未酬,使到各理事、建委、团员感到万分的悲痛。在悲痛中,各理事、建委还是抱定决心完成新团所,以了邹团长的心愿。 

自此, 新加坡佛教青年弘法团就有了二个场所 - 
1. 后港富安路旧团所 
2. 金文泰服务路新团所 

后港富安路旧团所的变化 - 分团的缘起 

虽然新团所已完成,但旧团所却在众多团员的要求下,照样保留活动,这期间,鄙人因此而多次上律师楼求助,多次上法庭,真是身心俱累。由于当局传达讯息的程序错误,事件才暂时耽搁,但还未了结。在众多旧理事/团员再三要求保留旧团所,作为他们活动场所的情况下,鄙人在一九九三年某次理事会议上提出将旧团所设立成为分团,在新团所活动的大部分理事认为违法而不赞成。最终,在投票的情况下,才通过此议案。 

鄙人虽是分团的发起人,但我比任何人更了解目前旧团所的处境不适合大事改革发展,必须另外寻找更适当的地点作为分团团所,与多位分团理事商谈后,他们也同意,在本区或邻近地方物色一地点,作为团所,继续为佛教为社会做出贡献。当鄙人向本团的名誉顾问吴俊刚先生(前布莱德岭区国会议员)剖析心声后,吴先生表示,在必要时,将鼎力的协助及支持。于是,旧团所终于于一九九五年十一月份获社团注册局批准,成为分团。 

唯这十年来,分团始终无法在该区附近觅得适当的地点搬迁。在二零零四年十月份开始,邻近的居民群起投诉本团的活动,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催促下,分团最终于二零零五年四月份结束.

金文泰团所开始建筑

 

二楼楼面

 

结构接近完成

 

金文泰团所接近完工

 

一九八八年十月十一日 奉装七尺半
宏伟庄严释迦牟尼佛

 

金文泰团所落成 开幕盛况

金文泰路新团所的变化 -增建二层楼

新团所于一九八八年落成后,各个组别的理事,都积极的举办各项活动,如弘法组邀请各方海内外法师,前来开示或宣讲经典。修持组则每周数晚的带领大家诵念“金刚经”、“普门品”、“无量寿经”、“八十八佛”以及“阿弥陀经”等,同时于农历七月时诵念“地藏经”、九月时诵念“药师经”。康乐组成立“佛曲班”、“儿童少年舞蹈班”、同时举办国内一日游及邻近国家的旅游。教育组则推动成人佛学课程、儿童周日班,让幼小孩童有机会粗浅的认识佛教以及设立图书馆,让大家阅读佛教文物。布置组配合各法会,进行各种布置,让团所美焕美伦。管理组则预备各色美味佳肴,让来参加法会的信徒们大饱口福。如此一来,前来团所的信众与日俱增。本团得以改善各种设备,如安置活动布棚、团所周围铺上石灰地板、增设大殿、厨房及办公室设备等等。
于一九九二年和一九九四年,两次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增建二层楼,都遭拒绝。在“要有系统的举办各种佛教文化活动”的心愿下,于一九九八年,再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呈增建的要求,得佛菩萨加被,这次终于批准了。当时,不幸的又遇上全球性的“金融风暴”的恶劣环境,鄙人也只好硬着头皮,负起策划及募捐的艰辛任务。 

工程于二零零零年底展开,二零零二年初完成,并于二零零二年六月十五日举行团所扩建落成典礼。 

在这期间,于二零零一年七月二十三日,举行大佛(释迦牟尼佛,高约二十一尺、宽十八尺,重约十一吨)升座(供奉于四楼天台)时,天空出现了巨大的光环,在场的信众们无不动容,对佛教产生了巨大的信心。鄙人因此也感到十分欣慰。

 

增建后 团所全貌

 

大殿全貌

 

三楼弥陀殿

 

四楼三尊如来宝殿